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院校百科

专业调剂什么意思要不要服从(高考填报志愿,一定要服从调剂吗?)

时间:2024-09-22 10:09:44  100人浏览


在高考填报志愿时,有一个选项叫“是否服从专业调剂”。大多数情况下,考生都会被告知,"一定要选,一定要选,不选可能被退档"。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服从调剂选项真的100%要选吗?

一、什么是服从调剂

服从调剂是指在高考填报志愿时,考生允许将自己调剂到未填报的专业或院校。

服从调剂有两个维度,一个是专业维度,一个是院校维度。

一般我们说到“服从调剂”,多是指专业维度的服从调剂,即“服从专业调剂”。

二、什么是“服从专业调剂”

服从专业调剂是指,当一个考生的高考分数达到所填报学校的投档线,但未达到所报专业的录取线,同时该校仍有专业未录满时,如果该考生服从专业调剂,就会将其调剂到未录满的专业;反之,如果该考生不服从调剂,其档案就会被退回到省级招考机构的系统里,即“退档”。

在平行志愿的情况下,投档的比例为1:1,即学校确定的投档计划数(如果学校追加计划,投档计划数就会比原定计划数多)和投递到该校的考生(档案)数量是相等的。这个时候只要选择服从专业调剂,就一定会被学校录取;而没有选择服从专业调剂,就有可能因为成绩低于所填专业的分数线而被退档。

这里总会有人产生这样的疑问:我被投档到了一个学校,但我的分数没有到达填报专业的分数线,导致我没有被该校录取,但我还报了其他学校的志愿,可以把我投到其他学校啊,说好的平行志愿呢?

这就是比较典型的只知道平行志愿,但理解得不透。目前,平行志愿的种类繁多,当我们在了解一个省份的平行志愿模式时,投档单位(或志愿单位)是一个重要的信息。如果投档单位是“院校”(“院校+专业组”模式同理),就会有服从专业调剂的选项(部分特殊类型招生除外)。系统根据考生的高考成绩从高到低依次检索其志愿进行投档,由于投档单位是“院校”,所以只要所填院校有剩余计划,就可以对考生(档案)进行投档。而具体录取到哪个专业,由收到考生档案的院校决定。在这样一个循环里,考生的档案被一次性投出,除非系统出错等原因,不会进行重新投档。考生因正常原因被退档的,无法再次被投出(因为这会牵一发动全身),只能等待后续征集志愿或是下一个录取批次。为了避免被退档,“服从专业调剂”几乎成为了一个必选项,但也存在一些特殊情况。

三、可以不选择服从专业调剂的情况

1.压线生(即高考分数高出批次录取控制线不多的考生)可以考虑不服从专业调剂。俗话说,“民办三本不如一个好的公办专科”,如果不想去一个三本学校的坑人专业,完全可以只填报一些可以接受的专业,能去就去,去不成就上专科。

而对于本科还在分批次录取的省份,一本线的压线生也可以将不服从专业调剂作为这一种策略。在这个批次你是“末流”,只能捡别人剩下的,可到了下一个批次你就是“顶流”了,学校专业随你挑!有的二本院校的优势专业并不比一本院校差,特别是一些学校在部分省市已经进入一本批次招生了,但在部分省市还停留在二本。

话虽这么说,但也不能所有的志愿都不服从调剂。策略是这样的,放在前面的院校志愿——冲击的院校一定要选择服从调剂;放在后面的志愿——保底的院校,只选择自己想去的专业,不服从调剂。同时做好被“退档”的心理准备,选好下一批次的院校和专业。

2.平行志愿模式当投档单位是“专业+院校”时,考生被精准投递了专业了,“服从专业调剂”直接被“淘汰”。

3.“一档多投”模式。目前,主流的平行志愿录取模式都是“一档一投”制,即一个考生的档案在同一个录取流程内,只能被投递到一所院校。而“一档多投”模式则可以将一个考生的档案同时投递到多所院校。由于该模式目前属于稀有品种,为了避免引发误解,这里就不多介绍了。

四、什么是“服从院校调剂”

最后,再来看一下比较特殊的“服从院校调剂”。

在同批次最后一次征集志愿填报时,可提供考生是否服从院校调剂的选择权。如果本次投档结束后仍有剩余计划,首先根据剩余计划数按照一定的比例划定院校调剂分数线,然后对线上且服从院校调剂的考生进行随机投档(注意,这里不看分数,完全是随机的)。

从考生的角度来说,如果他在某一批次最后一次征集志愿阶段,所填志愿仍未能被学校录取,在选择了服从院校调剂的情况下,如果达到了院校调剂线,就有可能被调剂到该批次任何一个有剩余计划的院校。

其实,这种情况大多出现在艺术类不执行平行志愿的院校中。有剩余计划的多是一些民办三本院校(不光是剩余,还可能是追加的),但也有少量的一般院校计划,要不要服从院校调剂就要看个人意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