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院校百科

河北工程技术学院怎么样(河北工程技术学院——修德凝道)

时间:2024-10-21 09:04:36  100人浏览

河北工程技术学院(Hebei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Science),坐落于河北省石家庄市,是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由石家庄京学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举办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是全国就业质量建设示范高校、教育部第三批国防教育特色学校。

学校成立于1997年;2001年改建为石家庄法商职业学院;2011年更名为石家庄城市职业学院;2014年升格为本科院校,更名为河北工程技术学院。

截至2023年11月,学校总占地面积为71.8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为37.65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总值8757.56万元;有专任教师691人,外聘教师512人。据2024年3月学校官网数据,学校设有7个二级学院,开设39个本科专业;在校学生达19644人。

历史沿革

1997年,李田贵、吴满财、许顺亭创办了石家庄兴亚职业技术专修学院和河北安邦法律专修学院,依托河北省老教授协会。

1999年,经河北省教育委员会批准,成为高等教育学历文凭考试试点学校。

2001年,经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河北安邦专修学院改建为石家庄法商职业学院,是河北省政府批准的首批民办省属普通高等专科学校。

2011年,石家庄法商职业学院更名为石家庄城市职业学院。

2014年,根据《教育部关于同意在石家庄城市职业学院基础上建立河北工程技术学院的函》(教发函[2014]120号),石家庄城市职业学院升格为本科院校,更名为河北工程技术学院。

2018年,学校通过省学位授予权评审,取得学士学位授予权。

2022年10月8日,教育部发布关于同意河北工程技术学院变更举办者的批复,同意河北工程技术学院举办者由“河北省老教授协会”变更为“石家庄京学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院系专业

据2024年3月学校官网数据,学校设有7个二级学院,开设39个本科专业。

学院

专业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学院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智能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管理与应用、虚拟现实技术、区块链工程

网络与通信学院

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网络工程、物联网工程、微电子科学与技术、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

网络空间安全学院(软件学院)

软件工程(开发、测试)、网络空间安全、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

土木与建筑学院

土木工程、工程管理、工程造价、建筑电气与智能化、测绘工程、 智能建造、建筑学、风景园林、城乡规划

艺术与传媒学院

音乐表演(声乐、器乐)、舞蹈表演、网络与新媒体、视觉传达设计、艺术设计学、环境设计、数字媒体艺术

商学院

财务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市场营销、审计学、金融工程、电子商务、跨境电子商务、会计学

资料来源:

师资力量

截至2023年11月,学校有专兼职教师1203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485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934人,有河北省教学名师5人,河北省教学团队和高层次研究团队9个,入选三三三人才工程人选6人,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省级优秀青年专家和五一劳动奖章各1人;专任教师691人,外聘教师512人,生师比21.86;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任教师142人,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20.55%;具有研究生学位(硕士和博士)的专任教师632人,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91.46%。“双师型”教师141人,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20.41%;2022—2023学年,新增河北省教学名师2名,省级教学团队2个;有省部级突出贡献专家1人,省级教学名师4人,省级教学团队5个;有专职学生辅导员103.0人,学生辅导员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82.0人,所占比例为79.61%,具有大学本科学历的21.0人,所占比例为20.39%;有专职心理咨询教师5人,学生与心理咨询教师之比为3945.00:1;有专职就业指导教师12人。

教学建设

  • 质量工程

截至2023年11月,学校建有河北省一流专业建设综合改革试点9个(其中5个专业已通过合格验收),已建设6门省部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MOOC课程1门),5门省级一流课程,3门省级思政示范课程;有河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

类别

名称

国家政策扶持发展专业

园林工程技术(高职)、室内设计技术(高职)

河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华为网络通信技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省级精品课程

建筑施工技术、组网技术与网络管理

资料来源:

  • 教学成果

截至2023年11月,学校获有省级教学成果奖;学校学生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软件和信息技术大赛、数学竞赛、大学生艺术展演等学科竞赛中获得省级以上奖励300余项。

2022—2023学年,学校本科生获得省部级及以上学科竞赛获奖229项,省部级及以上文艺、体育竞赛获奖176项,获得职业资格证书总数1287人次;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互联网+”大赛、“挑战杯”、“学创杯”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大学生数字技能应用大赛、全国大学生英语能力挑战赛、“国青杯”全国高校艺术设计作品大赛中取得成绩。

所获荣誉

截至2023年11月,学校先后获“教育部第三批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全国就业质量建设示范高校”“全国影响力高校”“中国社会组织评估等级AAAAA单位”“河北省社会组织诚信建设先进单位”“省级红色社会组织”“对口支援西藏职业教育单位”“中国民办高等就业示范院校100强”等荣誉称号。

时间

奖项名称

2008年

被评为省直反腐倡廉宣教工作先进单位

2010年1月

学校保卫处获石家庄市公安局集体三等奖

2010年

被评为年度中国民办高校就业示范100强

---

2010-2011年度获评全国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考试优秀考试站

2012年5月

被评为全国就业质量建设师范高校

2012年12月

被河北省民政厅评选为中国社会组织评估等级5A级

2012年12月

被河北省民政厅评为河北省社会组织诚信建设先进单位

2012年12月

被评为2012年度河北省优秀网站

2012年、2013年

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后被教育部思政司和全国民办高校党建研究会评为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优秀成果优秀奖和二等奖

2020年12月

被教育部列入第三批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名单

资料来源:

科研平台

截至2023年11月,学校有河北省重点实验室1个。

科研成果

截至2023年11月,学校近三年主持各级各类研究项目178项,省部级以上课题35项,横向课题8项,发表(SCI、EI)学术论文387篇,出版专著117部,获得专利59项。

学术资源

  • 馆藏资源

截至2023年11月,学校图书馆总面积1.93万平方米,阅览室座位数3800个;拥有纸质图书137.8万册,当年新增52.91万册,生均纸质图书67.94册;拥有电子期刊8.73万册,学位论文417.44万册,音视频4.78万小时等较为丰富的馆藏资源;2022年图书流通量11.08万本册,电子资源访问量97.19万次,当年电子资源下载量34.29万篇次。

  • 学术期刊

《河北工程技术学院教学与研究》(综合版)是由河北省教育厅主管、河北工程技术学院主办、在全国高校和学术研究机构进行交流的高校学报,季刊。

该刊开设工程学院论坛、高等教育研究、社会科学研究、应用技术研究、自然科学研究等栏目。重点刊登工程应用技术研究文章,刊登教育理论、教育实践和教育管理等学术论文。

合作交流

  • 校企合作

截至2023年11月,学校与华为、百度、科大讯飞等300余家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先后吸引河北世纪建筑材料设备检验有限公司等7家企业进入校园,成功吸引设备投资3000多万元,共建专业实验实训室20个,联合申报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

2022年8月,学校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浙江华为通信技术有限公司签署校企合作协议,共同建设华为现代产业学院;近两年,学校与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共建科大讯飞人工智能产业学院;与新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共建新道数智财经产业学院;学校还在“新龙网络安全产教融合基地”设置了数智产业学院;与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签署校企合作协议,合办区块链工程专业;与河北清博通昱教育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签署校企合作协议,合办虚拟现实技术专业。

  • 校际合作

据2024年3月学校官网数据,学校与英国、美国、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多个国家的多所高校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为学生提供双学位联合培养、学分互认、海外实习及国际产学研合作等各类型、各层次的海外学习交流机会。

学校标识

  • 校徽

学校校徽以蓝色为主色调。校徽上的数字1997为学校创建时间。

精神文化

  • 校训

修德凝道

“修”指在学问、品行方面的学习和锻练;

“德”指道德、品行、政治品质;

“凝”指注意力集中;

“道”指道路;方向、方法、道理;学术的思想体系。

  • 校风

允公允能、自强自立

允公,即强调德育为先,强调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

允能,即强调能力为重,强调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自强,即强调争取全面发展,强调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

自立,即强调促进共存共荣,强调实现公平的和谐发展。

  • 大学精神

闯创容融

,是一种勇气,是寻求发展之道。要有迎难而上的勇气,要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

,是一种精神。学校走的是创新之路、改革之路,是寻求可持续发展之路,更是一条振兴之路。

,是情怀和格局,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应持有包容之心、容错之心。

,是态度。一是“融汇”,所谓“集百家之所长”,体现了学校的胸襟和学习态度。二是“融入”,融入当地社会经济,在服务中寻求学校自身价值,培育出学校自身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