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二本学校排名(2024年公办二本大学排名)
2024年全国公办二本大学靠前的院校有广东财经大学、重庆医科大学、皖南医学院、四川美术学院、滨州医学院、昆明理工大学、上海立信会计会融学院、贵州医科大学等等。
2024年全国公办二本大学排名名单
排名 | 学校 | 性质 | 批次 |
1 | 广东财经大学 | 公办 | 二本 |
2 | 贵州医科大学 | 公办 | 二本 |
3 | 重庆医科大学 | 公办 | 二本 |
4 | 皖南医学院 | 公办 | 二本 |
5 | 广东金融学院 | 公办 | 二本 |
6 | 四川美术学院 | 公办 | 二本 |
7 | 滨州医学院 | 公办 | 二本 |
8 | 昆明理工大学 | 公办 | 二本 |
9 |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 公办 | 二本 |
10 | 上海立信会计会融学院 | 公办 | 二本 |
11 | 重庆理工大学 | 公办 | 二本 |
12 | 山东中医药大学 | 公办 | 二本 |
13 | 上海商学院 | 公办 | 二本 |
14 | 海南大学 | 公办 | 二本 |
15 | 华东交通大学 | 公办 | 二本 |
16 | 温州大学 | 公办 | 二本 |
17 |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 公办 | 二本 |
18 | 武汉轻工大学 | 公办 | 二本 |
19 | 重庆师范大学 | 公办 | 二本 |
20 | 湖北医药学院 | 公办 | 二本 |
21 | 西安财经大学 | 公办 | 二本 |
22 | 南昌航空大学 | 公办 | 二本 |
23 | 潍坊医学院 | 公办 | 二本 |
24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公办 | 二本 |
25 | 厦门理工学院 | 公办 | 二本 |
26 | 西安医学院 | 公办 | 二本 |
27 | 承德医学院 | 公办 | 二本 |
28 | 江苏师范大学 | 公办 | 二本 |
29 | 广西师范大学 | 公办 | 二本 |
30 | 北京中医药大学 | 公办 | 二本 |
31 | 重庆工商大学 | 公办 | 二本 |
32 | 河北医科大学 | 公办 | 二本 |
33 | 河北北方学院 | 公办 | 二本 |
34 | 天津工业大学 | 公办 | 二本 |
35 | 南通大学 | 公办 | 二本 |
36 | 天津理工大学 | 公办 | 二本 |
37 | 西南民族大学 | 公办 | 二本 |
38 | 河北经贸大学 | 公办 | 二本 |
39 | 浙江传媒学院 | 公办 | 二本 |
40 | 烟台大学 | 公办 | 二本 |
特别说明:以上2024年全国公办二本大学排名,仅供参考
2024年值得报考的公办二本大学推荐
贵州医科大学
贵州医科大学,其历史可追溯至1938年国立贵阳医学院的创立。该校于1950年更名并纳入贵州省人民政府管辖,自1978年起招收硕士研究生,并在1981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03年,学校进一步获得博士学位授予资格,并在2006年被指定为省属重点大学。2015年4月,随着更名为贵州医科大学,学校迎来了新的发展阶段。
截至2024年4月,贵州医科大学已拥有庞大的校园面积和丰富的教学资源。学校占地超过3278亩,设有21个教学单位,包括4所直属附属医院、8所非直属附属医院以及12所教学医院。此外,学校还建立了132个非临床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开设了47个本科专业。在研究生教育方面,学校设有4个博士学位授权点和1个专业学位类别博士学位授权点(临床医学),以及18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学校还自主设置了交叉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分子医学)和硕士学位授权点(智能医学)。
贵州医科大学的师资队伍实力雄厚,现有在职在岗教职工2058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944人。学校全日制在校生人数达到28532人,包括24342名本科生、4125名研究生和175名留学生。作为贵州省的重点项目,贵州医科大学新校区一期办学规模将达到4万余人,致力于成为领先的医学科研、临床研究和培训中心。


广东金融学院
学校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50年,当时成立的是中国人民银行华南分区行银行学校。在1973年,它重新开办并更名为广东省银行学校。从1980年开始,它成为了中国人民银行的下属机构,并先后被称为广东银行学校、广州金融专科学校和广州金融高等专科学校。2000年,学校的管理体制发生了变化,由广东省人民政府接管并负责管理。到了2004年,学校再次升级,成为了现在的广东金融学院。
在2021年,学校取得了重要的成就,成功获得了硕士授权单位的资格,并且新增了金融、保险和会计三个专业的硕士学位授权点。
截至2024年3月,学院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庞大的教育机构,拥有广州校本部、肇庆校区和清远校区,总占地面积接近2300亩。学院共有20个教学机构,开设了53个本科专业;有全日制普通本科生27923人,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384人,来华留学生196人,学历继续教育本、专科生2.5万余人;专任教师1340人;有广东省重点学科4个,广东省高等教育冲一流、补短板、强特色提升计划重点建设学科3个。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