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夜话之北京科技大学
历史底蕴----新中国成立的第一所钢铁工业高等学府,“钢铁摇篮”。
历史渊源可追溯至1895年北洋西学学堂创办的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矿冶学科。
1952年,北洋大学冶金系和采矿系、唐山铁道学院冶金系、山西大学冶金系、西北工学院矿冶系、北京工业学院冶金系和采矿系、清华大学采矿系合并组建了北京钢铁工业学院,是新中国建立的第一所钢铁工业高等学府。
1960年,更名为北京钢铁学院。
1981年,成为全国首批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1984年,成为国家首批试办研究生院的22所高校之一。
1988年,改名为北京科技大学。
1997年,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高校行列。
1998年,北京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并入。
2006年,成为首批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
2010年,入选第一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
2017年,入选国家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
2018年,入选首批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
历史底蕴指数:✮✮✮✮

城市——北京
春暖花开北京城,万物复苏千家灯。蓝天白云金色梧桐,一片如画北京东。
关于北京,有太多记忆:
冷云间,夕阳楼外数峰闲。等闲不许俗人看,雨髻烟鬟。
却又是河静水犹冻,地寒林未花。细风吹断柳,残雪隐虚沙。
在学院路30号院里的日子,总会有年轻时滚烫的痴狂,及那些相爱时受的伤。
虽然,用几年时光,拼尽全力让种子发芽、生长。
将来,会不会有那么一天,你抚着我的肩膀,说你见不到我会心慌。
那时,我们不再说再见;那时,我不是钢小伙,你也不是铁姑娘!
城市优势指数:✮✮✮✮✮✮

院校层次——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建设高校.
入选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是北京高科大学联盟、中欧工程教育平台、CDIO工程教育联盟成员单位和中国人工智能教育联席会理事单位。
学校层次指数:✮✮✮
学科建设
世界一流建设学科
冶金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矿业工程、科学技术史
国家重点一级学科
冶金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矿业工程、科学技术史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马克思主义理论、外国语言文学、物理学、化学、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科学技术史、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等
第四轮学科评估
A+类学科:科学技术史、冶金工程
A类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
B+类学科: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矿业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
B类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外国语言文学、化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土木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
B-类学科:数学、物理学、力学
学科建设指数:✮✮✮✮
专业特性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物理、冶金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通信工程、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采矿工程、矿物加工工程、环境工程、安全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国际经济与贸易、社会工作、英语、数学与应用数学、应用物理学、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工业设计、纳米材料与技术、土木工程、工商管理、行政管理、法学、社会工作
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
安全工程、冶金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矿物资源工程、机械工程及自动化、自动化、热能与动力工程、环境工程、物联网工程
强烈推荐专业
计算机类、自动化类、人工智能、理科试验班、工科试验班类
特别推荐专业
理科试验班(纳米科学与工程本博贯通班)、材料科学与工程(本博贯通高精尖班)、储能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类、通信工程、应用物理学
专业热度指数:✮✮✮✮

科研平台(国家级)
国家科学中心:国家材料服役安全科学中心
国家重点实验室:
新金属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钢铁冶金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高效轧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板带生产先进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
国家材料环境腐蚀平台、材料科学数据共享网
“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钢铁共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材料服役安全国际联合研究中心、环境与能源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科研平台指数:✮✮✮
保研情况
北京科技大学2023届保研名额922人(包含各类专项名额),本科毕业生3409人。
据此测算:2023届总体保研率为:27.1%。
保研指数:✮✮✮✮
就业情况
2022年学校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为93.68 % 。本科毕业生落实率89 .12%,深造率为55.94%,签约率为82.05% ;研究生总体落实率为98.03%,签约率为92 .44 %,其 中,硕士毕业生为98.27%,博士毕业生的毕业去向落实率为96.72%
本科生深造人数1954人,深造率55.94%,其中国内升学1723人,占49.33%(国内读研1716人,占49.13%;攻读二学位7人,占0.2%),出国深造231人,占6.61%。
国内深造主要院校:本校993、中科院大学141、北航66、北理工40、清华31、北邮28、北师27、北大24、外经贸16、上交16、南开16.
毕业生国企就业43.56%,机关事业单位就业比例为17.81%。
毕业生就业流向:东部地区占比76.49% 。就业地区集中城市前10名: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天津、西安、武汉、济南、青岛和南京。
就业重点单位:北方华创92 、中国五矿88、宝武钢铁80、中国建筑73、华为71、比亚迪68、中国航空科工65、小米53、中芯国际50、中国兵器集团45.
培养质量指数:✮✮✮✮
录取排位
2023年,生源质量个人估计在40名左右,大体和重庆大学、南京理工大学、东北大学、苏州大学相当。考虑到目前北京科技大学录取的实际情况,今后生源质量将是稳定趋势,个人建议供大家参考。
录取排位指数:✮✮✮✮

关注北京科技大学的N个理由
双一流建设高校,211工程高校,工科特征明显的重点大学。
学校的冶金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等学科声誉和影响力国内顶尖,全国通行。
校区位于北京海淀,交通便利。
地处北京,城市优势大。
诱惑力指数:✮✮✮✮
江南之钢院影像
新中国成立的第一所钢铁工业高等学府,“钢铁摇篮”。
学校地处北京,地理位置很好.
保研率在211院校中居上等水平,本科生深造率高.
学校冶、材料学科声誉高,毕业生具有全国性影响力.
院校声誉指数:✮✮✮✮
在江南的心里,北京科技大学就是这样的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