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科大简介图文(华中科技大学简介)

一:学校概况
985、211、双一流、国重点,教育部直属,位于湖北省武汉市。绿化覆盖率72%,被誉为“森林式大学”
二:学校简史
1:华中理工大学
1953年华中工学院在武昌成立。
华中工学院是以原武汉大学、湖南大学、广西大学、南昌大学的机械系全部和电机系的电力部分,华南工学院机械系的动力部分和电机系的电力部分,以及这些院校的部分基础课教师和设备,作为建校基础,高起点建设的多科性工业大学。
1960年华中工学院被批准成为全国重点建设高等学校。1984年成为全国首批成立研究生院的22所大学之一。
1988年更名为华中理工大学。
2000年武汉科技职工大学(科技部管理学院)并入华中理工大学。

2:同济医科大学
1907年德中双方在上海创办了上海德文医学堂。
1908年更名为同济德文医学堂。1912年更名为同济医工学堂,设医、工和德文三科。1917年教育部下令学堂改属华人私立学校,更名为私立同济医工专门学校。
1927年更名为国立同济大学医学院。
1937年又先后增设了文、理、法等学院,成为了多学科的综合大学。
1951年同济大学医学院内迁武汉,与武汉大学医学院合并,组建中南同济医学院。
1955年更名为武汉医学院。1956年医学院开始招收研究生。1981年医学院为首批博士、硕士和学士学位授予单位。
1985年更名为同济医科大学。学校逐渐从单一的医学院发展为综合性的医科大学。
1992年中国医学科学院武汉分院在校内挂牌。1993年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武汉分院在校内挂牌。
3:武汉城市建设学院
1952年中南军政委员会决定以中南地区六所工程学校的土木市政专业为基础合并组建中南建筑工程学校。
1958年升格为大专,定名为武汉建筑工程专科学校。1960年学校更名为武汉城市建设学院,是新中国第一所城市建设高等学校。1971年与北京建筑工业学院合并。

4:合并组建
2000年经国务院批准,华中理工大学、同济医科大学、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合并,组建华中科技大。
2015年,学校正式成立了航空航天学院。 这是湖北地区第一所航空航天学院。
2019年人工智能与自动化学院、人工智能研究院成立。
2021年入选了教育部首批未来技术学院名单,同时成立了未来技术学院、集成电路学院。
2022年被列入实施储能技术国家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专项的高校名单。
2022年经国家天文台和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天体命名委员会批准,将国际永久编号为52487号的小行星正式命名为“华中科技大”。

三:学科建设
有117个本科专业,48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6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四:师资
有院士18人,“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24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3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43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1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19个。

五:报考注意
按照平行志愿投档的批次,调档比例一般不超过105%;按照顺序志愿投档的批次,调档比例一般不超过120%。
按照顺序志愿投档的批次,在第一志愿生源不足的情况下,学校接收非第一志愿(包括征集志愿)报考考生,若生源仍不足,剩余计划调至生源充足的省份;按照平行志愿投档的批次,在生源不足的情况下,学校参加征集志愿。
学校认可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经教育部备案的全国性加分项目或降分投档项目,同一考生如符合多项,只能取其中幅度最大的一项分值,且不得超过20分。
录取时,往届生与应届生一视同仁;无男女生比例限制。
外国语学院只招收英语、日语、德语、法语语种考生。其他专业不限考生的应试外语语种,但日常教学均以英语作为第一外语。
确定考生录取专业时以考生高考成绩(含加分)为准,实行分数优先的原则,不设专业级差。高考总分(含加分)相同的考生,按照各省级招生主管部门投档的志愿成绩同分排位确定专业录取顺序。

六:优势专业
1:双一流建设学科:
机械工程、光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2:国家重点学科:
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生物医学工程、电气工程、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光学工程、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内科学(心血管病,血液病,呼吸系病)、生物物理学、外科学(泌尿外,普外)、妇产科学、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麻醉学、西方经济学、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计算机系统结构、水利水电工程、高等教育学
3: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内科学(传染病)、通信与信息系统、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中西医结合基础、药理学、管理科学与工程

4:第四轮学科评估:
机械工程 A+、光学工程 A+、生物医学工程 A+、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A+
新闻传播学 A、电气工程 A、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A
生物学 A-、控制科学与工程 A-、物理学 A-、临床医学 A-、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A-、工商管理 A-、公共管理 A-
应用经济学 B+、理论经济学 B+、社会学 B+、教育学 B+、哲学 B+、马克思主义理论 B+、数学 B+、力学 B+、化学 B+、建筑学 B+、电子科学与技术 B+、材料科学与工程 B+、环境科学与工程 B+、药学 B+、信息与通信工程 B+、基础医学 B+、城乡规划学 B+、土木工程 B+、管理科学与工程 B+
外国语言文学 B、统计学 B、中西医结合 B、水利工程 B、护理学 B
法学 B-、中国语言文学 B-、风景园林学 B-、设计学 B-
船舶与海洋工程 C+、口腔医学 C

七:科研
1:国家重点实验室
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材料成形与模具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数字制造装备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强电磁工程与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2:国家研究中心
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
相关推荐: